南京道之尊复合材料有限公司
地 址: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华商路26号
联系人:曹经理
电 话:025-52390098
邮 箱:njdzz@qq.com
首页>>新闻中心>>公司新闻>> 长丝土工布的变形能力增强
低门槛催生50多家企业
长城土工、瑞祥土工、金地土工……走在高新区,随处可见土工企业各种各样的广告牌,而龙潭大街东段更是土工企业密布,让人眼花缭乱。莱芜市的土工企业是啥情况?“我们做得很小,没啥可说的,你还是采访别的企业吧。”记者联系了大大小小好几家土工企业,但老板们大都这样谦虚地拒绝。“我市的土工企业以生产土工布为主,大多一两条生产线,最多不过四条生产线,其中土工布最多两条,再加上其他产品。”业内一老板如是说。
由于门槛比较低,一条无纺生产线投入180万元就可以生产,老板大多是原市丙纶厂职工。记者认识的一个朋友因为从原单位下岗,也筹资100多万元上了一条土工布生产线。目前,莱芜市有土工企业50家。
玉坤土工的经理毕圣军说,今年他本来想上一条土工布生产线,但由于市场形势不好,所以没敢上。目前公司只生产格栅。
业内人士介绍,莱芜和德州是土工布生产的两大基地。莱芜市企业数量多,产品市场份额达到30%以上,但大多不具备承揽大型工程的资质,主要的订单来自于干工程的中间商,使得产品利润较低。德州的企业规模比较大,很多具备承揽大型工程的资质。
竞争激烈,利润降低
如此多的小土工企业,造成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,相互压价使产品利润大大降低。同时也造成产品质量越来越差,行业长期利益受到影响。“现在一吨产品纯利二三百元就不错了,且必须是现钱,否则连利息也还不上,所以有的企业有现钱就做,没现钱就不做。”金达土工经理张存国说,“我一个月得停半个月,就是没订单或订单不合适。只要是现钱,能挣出工人工资来,就可以做。”
张存国说,土工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。今年以来,国家基础建设减少,用的土工产品就少。相比前几年形势越来越严峻,光靠土工线,特别是光生产土工布会越来越艰难。去年新建的几个土工企业就因为没有活干停产了。
记者转了几家企业,确实如他所说,没有生产。
但金诚土工却是一番忙碌景象,机器在运转,工人在忙着装车外运。企业负责人说,他们主要是自己跑市场,自己加工,土工布不忙,可以生产地毯。订单比较多,30多个人,基本天天有活干。“各家有各家的生存之道。”张存国说,有的企业实力强,自己跑市场;有的企业靠给别人加工生存,自身业务很少。
有竞争也有合作。有些企业的订单干不过来,就分给其他企业生产。力丰无纺材料公司经理吕建国说,他靠为其他企业加工赚取小利润。一年给人家加工五六百吨,一吨能挣二三百元,基本不出去联系客户,日子虽不很好过,但也能行。另外,他现在还做着鞋、毡等,占总业务量的一半以上,这块能保本。
土工企业:期待“土”而后“工”
莱芜市的土工企业大多数发展时间较短,且往往都是作坊式企业,缺乏人才和前期资金的投入,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差,每每谈起莱芜土工布行业,客户的印象往往都是质量差、价格低,对莱芜市整个无纺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。“从长远看,还是质量好了,才能生存下去。”许多企业也坦承。
吕建国说:“建高铁,土工布用量很大,但要求也高,我们都做不了。它是用丙纶,要做就得上新设备,投资比较大。”
由于莱芜市土工企业小而散,很少有能投标大型工程的资质。而大型资质要求很高,不允许联合体招投标。“为什么不做大规模?”记者问吕建国。“土工企业不一定做得很大,做大了不一定挣钱。现在很多企业就是把订单分散到很多小单元,也没必要做大。我们分工协作,各有专长,两条生产线就可以做上亿元的产值。”吕建国说,“如果政府鼓励,建议企业向小而精方向发展。”
高新区是土工企业的重要集聚地,为此,招商二局副局长王成明曾专门做过土工企业的调研。他说,目前国内工程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,逐渐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,而莱芜市的产品跟不上市场发展潮流。因此重组、扩大规模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是莱芜市土工行业的必然趋势。
王成明建议,作为土工材料生产基地,莱芜市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提档升级上。建议成立行业协会,引导企业集中布局、集聚发展,增强集群优势。同时整合各企业人才、技术资源,提高产品质量,制止低价恶性竞争,确保莱芜作为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的品牌。倡导企业引进人才、升级设备、引进技术,提升产品质量,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。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,鼓励无纺行业的发展,协助有潜力、有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,树立莱芜市无纺行业在业内的品牌。